宋仁宗的仁:大国领袖还是动乱罪魁祸首?
刘娥的死,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,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。
至此,宋朝第五位皇帝宋仁宗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,开始了自己长达41年的统治生涯。
在中国历史上,宋仁宗是宋朝皇帝中的一个传奇,他创造了若干项历史之最,这些纪录至今还在那里,无人能将其打破。
这些纪录如下:
他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“不求下人”的皇帝;
他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被人“吐口水”的皇帝;
他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被人“当面撕圣旨”的皇帝;
他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娶了“有夫之妇”的皇帝;
他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“绝后”的皇帝。
除了上述纪录,宋仁宗还有很多其他优点:
他是号称“十全老人”、极度自负的乾隆,一生最佩服的皇帝;
他是宋朝所有百姓衷心爱戴的皇帝;
他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、也是唯一一个,死后敌国能够为之流泪的皇帝。
所以,许多历史学家认为,宋仁宗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富庶、文明、开放、宽恕的时代。
如果让我选择,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。若继续细分的话,我更愿意生活在宋仁宗统治的时代里!
这位皇帝,就是这样了不起。
宋仁宗统治时期,不仅是一个盛世,更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。
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说过,整个仁宗朝,是一个“钜公辈出,尤千载一时也”的时代。明人评选的“唐宋八大家”,其中宋朝的那六个人,即欧阳修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,他们都出现在了宋仁宗的时代里!一朝聚集了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中的“宋六家”,仁宗朝文人的鼎盛程度,可想而知。
其实,若继续拉一张宋仁宗朝的牛人名单,还可以拉得很长、很长——王曾、李迪、鲁宗道、晏殊、吕夷简、范仲淹、韩琦、富弼、余靖、尹洙、蔡襄、滕宗谅、杜衍、庞籍、文彦博、曹玮、狄青、包拯、司马光、范镇、吕惠卿、范纯仁、柳永、宋庠、宋祁、梅尧臣、苏舜钦、曾布、章惇、张载、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沈括……
这些名噪一时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、科学家,都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,分别谱写各自不朽的历史。
综上所述,仁宗朝人才之盛,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肩。难怪苏轼说:“仁宗之世,号为多士,三世子孙,赖以为用。”
当然,宋仁宗一朝,也是宋朝边境最动乱的一个朝代。
在宋仁宗统治期间,西面的党项一族,终于另立门户、单飞独干了;而北面的大辽帝国,也背信弃义,准备撕毁“澶渊之盟”,跟宋朝重新开战了。这些国家与宋朝之间经历了数次血战,双方杀得尸横遍野、血流成河,方才罢休。
那么,在这个“最好又最坏,光明与黑暗并存”的时代里,又将上演哪些人文逸事呢?这些永载史册、光辉璀璨的文臣武将们,又将谱写什么样的历史呢?
寇准是大宋王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名相。他少年得志,三起三落,却矢志不渝,内则整肃朝纲、开创盛世;外则抗击敌国,威震天下,最终成就了一番永载史册的宏伟大业。然而,这位对大宋忠心耿耿、屡建奇功的宰相,却屡遭陷害,最后客死他乡,死后也没有落叶归根。
明道二年(1033年)四月三十日,在宝慈殿的御床上,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、且穿过龙袍的太后刘娥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,享年65岁。一代传奇,终于落幕。
宋高宗是宋朝第十位皇帝,也是南宋第一位皇帝,一生充满争议,有人认为宋高宗患有严重的“恐金症”,只会逃跑,也有人认为正是由于宋高宗善于逃跑,才能够逃脱金军毒手,最后得以中兴宋朝,两种观点孰对孰错,争议已久,一时难有定论,我们暂且放下不表,今天就来说说宋高宗身上的那些隐藏技能。
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、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。驾长车踏破,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
中国自古有着浓厚的侠义文化,讲究江湖事江湖了,祸不及妻儿。但发生在帝王将相历史中的成败,常常并不是以这样的方式了结。一个人的失败会祸及一群弱势无辜的人,甚至许多嗷嗷待哺的婴孩也因此被夺去性命。

战国中后期,秦国强势崛起,一支战力强大而且数量庞大的秦军诞生,秦军纵横南北,气贯东西,鲜有敌手。在秦军的战史中,除了赵国让秦军吃尽苦头外,其余诸国的军队不堪一击,真可谓相抗者死,不从者亡。秦国统一天下之战,前后历时一百余年,五百余万七国将士命陨沙场,秦国亦战死两百余万,其中有五成是赵国造成的。
韩世忠,生于哲宗元祐四年(公元1089年),字良臣,延安(今陕西省绥德县)人,南宋名将,与岳飞、张俊、刘光世合称为“中兴四将”。韩世忠出身贫寒,十八岁时应募从军。因英勇善战,胸怀韬略,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,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。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,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他为官正派,不肯依附奸相秦桧,并为岳飞遭陷害鸣不平。死后被追赠为太师,追封通义郡王;宋孝宗时,又追封蕲王,谥号忠武,配飨宋高宗庙堂。是南宋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。
自古有忠就有奸,但是忠是奸,大多是后世裁定的。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朝代,忠奸的标准,只能由皇帝来说,皇帝说你是忠臣,你就是忠臣;皇帝说你是奸臣,你就是奸臣。每个大臣都会说自己是忠臣的,而奸臣的帽子,大多是政治竞争对手给对方扣上,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。佛家说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,但奸臣们却不见到都在生活的那个时代得到“恶报”,有的甚至得到“寿终正寝”的好报。他们得到最大的、共同的“恶报”是,死后都留下了千古骂名。
嘉庆在清代历史上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,他的治国理政能力是无法与乾隆相比的。不幸的是,在大清最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力挽狂澜的时候,偏偏出了这样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。不过,责任也不能全推给嘉庆,至少在他亲政以后,有下面三个问题是乾隆的历史遗留。
北宋坐定天下之后,就是想玩儿。它谁也不想吞没,谁也吞没不了,实在要吞没,那它只能吞没自己。